党员事迹
【战疫人物】她对病患的爱 似江水不停歇
供稿: 湖北致公 发布时间:2020-02-05 浏览量:7453 次
字体 :【

  本文人物童巧霞,致公党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协和医院支部党员,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病科医疗主任。

  抗击非典,她上了;雅安地震,她上了;支援新疆,她上了;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斗在最前线----重症隔离病房,她,就是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病科医疗主任童巧霞。

   

先生在家治病  她在隔离房战斗

 

  2020年1月29日夜,童巧霞离开协和医院,回到家中,先生突发疾病,她连夜和先生到了医院,先生的病需要住院,身为协和医院感染科的医疗主任,现在也无法为先生找一张病床,他们回到了家中,决定在家里治疗。妻子是医生,先生完全相信妻子。30日早上,童巧霞为先生煮了一锅粥,把药品准备好,自己动身去了医院。她在医院工作的地方,是隔离区,她要在隔离区工作两周,是的,两周十四天,在人们谈到新型冠状病毒不寒而栗时,她要在隔离区工作十四天。

  有人对童巧霞说,你先生生了病,一人在家,需要你回家照顾啊。她说:“我们科室的医生护士,也有家里人生了病,也有人家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他们也在工作啊。”早上九时,她进了隔离病房。隔离病房有一半左右的危重症病人,这些人把生的希望全部交给了医护人员。

  这并不是童巧霞第一次进隔离病房,17年前非典时她就进过;现在武汉疫情爆发,这是她的主战场。虽然是三级防护,但毕竟零距离接触,有着极大被感染的风险,她从不考虑这些,因为她在协和医院感染科已经工作了 30多年了,她已经历经了太多的风险。2003年,对抗非典,她在一线;2013雅安地震,她去了前线;支援新疆,她去了;现在阻击新型冠状病毒,她继续战斗。她感叹地说:“我希望这是我职业生涯结束之前,经历的最后一次公共卫生事件。”

  进隔离病房的第一天,对她是极为难过的一天,家里的先生、病房的病人、甚至医护人员的物质断缺,都揪着她的心。夜里9点,童巧霞离开了协和医院,她往回走,她要走一段,活动一下,调解一天紧张的神经,她看着昔日繁华的街道,现在空空荡荡,有些伤感,但是时间不许可她过多感受,她骑上共享单车,半个小时后,她回了家,做饭,给先生和自己做很有些晚的晚饭。

  隔离病房收治的都是确诊或疑似的重症病人,这些病人有的是在其它科室住院期间由于抵抗力低发生的感染(血液病、外科各种手术后),也有的是在家隔离或在其它医院治疗病情加重转来的病人,由于全院医生都加入到了这场战斗中,每天在这里工作的医生都不同,只有我一人是常驻,因此我每天一大早就要到病房了解每个病人前一天晚上的病情带领大家进入隔离病房查房,由于要穿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等等,穿上这些就感觉透不过气来,查了房出来都是一身汗,脱下装备就和大家商量一天的治疗方案,整个上午紧张而有序丝毫不能有一点松懈,下午要分析检查结果、收治新病人、转运病人到定点医院等等,每天晚上都要忙到8、9点钟才能离开病房.

 

三赴金银潭医院  自己的病不管不顾

 

  2019年12月31日,武汉协和医院就成立了不明原因肺炎应急工作组,由感染科、呼吸科、ICU等科室的专家担任专家组成员,童巧霞是成员之一。

  2010年1月3日,周五,湖北省卫健委通知童巧霞作为省里的专家组成员武汉金银潭医院参加全省危重病人的诊治,武汉不明肺炎的患者集中于此,童巧霞二话不说,奉命而去,和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工作。专家组两人一班,共同值守,24小时值班,夜里就住在医院对面的宾馆里,手机时刻开机,随时保持联系。

  晚间,她有些饿了,出了宾馆,街道基本没有人行走,抬头望去,几公里以外才有高楼,童巧霞以职业的眼光观察,武汉把不明肺炎患者集中在这里救治是非常合适的。

  又过了一周,是个星期六,1月11日,童巧霞再次到金银潭医院,她感觉形势紧张,凭着她三十多年的感染病治疗经验,凭着她参加过非典,凭着她博士学历的知识,凭着她在接诊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发-----在协和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发现已在金银潭医院就诊的高度疑似但没有收入院的患者,这样的病人,肯定会增加扩散的机会。她隐约感觉2020年这个春节,极有可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春节。也就是在这个时间,她做出了一个决定,推迟自己本应该在春节之前接受的手术。去年年底,协和医院职工体检,她发现子宫有问题,1985年武汉医学院毕业的她,在妇科工作的同学众多,五位同学中,有四位建议她接受手术治疗。童巧霞很忙,她计划在2020年春节之前接受手术,利用春节好好休息。

  1月19日,周日,她第三次到了金银潭医院,这天夜里,她没有住在宾馆里,作为业内人士,她已经知道钟南山院士将到汉,她在感染科工作这么多年,已经非常清楚,一场在武汉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大地上,空前的人类和病魔的战斗即将打响。也正是在这一天,出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要求》,明确说明:不排除人传人的可能。同时要求员工,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对防控要求是“目前医疗任务之首”;对医疗主任的要求: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    

 

火力全开的“小班长”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在武汉坦言:冠状病毒肺炎可以人传人。石破天惊,对于武汉这个千万人口的城市,最大的挑战来临,武汉进入“战争状态”,一场和威胁人类疾病的战争,正式在武汉摆开战场。

  协和医院,百年老医院,在武汉人心中的地位极高,患者自然极愿意第一时间到协和来就诊,协和医院自然成为战场的最前沿,这里就是堡垒,这里不能让病魔突破,此处一旦突破,全线崩盘。到协和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人数,每天近千人。而这个时候到协和医院来病患,是什么样的心情?是溺水者抓船,是把自己的生死交给医生。不免着急,不免态度不好,不免和医护发生矛盾。

  所有的战士都超负荷运行,带伤的,带病的,撑着,撑着,能撑一天就是一天,能撑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而最为关键的是,战士们的精神时刻有崩盘的危机,童巧霞说:“我们医护人员也是人啊,不是机器,也有承受极限啊。现在还在春节,如果按照战胜非典的时间段2003年5月21日,今年到夏天,还需要我们多么大的付出。”

  童巧霞自己也快撑不住了,大年三十的夜里,无法入睡,她对自己说:“必须睡,必须睡着,如果睡不着,免疫力下降,病魔就会乘虚而入。”她服用了安眠药,即使服用了安眠药,半夜三点多钟,又醒了。

 

相信“武汉版小汤山及轻病人集中观察救治”会创造奇迹

 

  如果在平常时期,童巧霞就是一个普通女性,她也喜欢追剧,非常喜欢看《遇见王沥川》,但是,每逢国家有乱时,她就从平常人脱颖而出,成为战士。

  她的父母,年近九十,父亲是中国第一代核科学家,海军工程大学教授,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童父在北京向苏联专家学习原子弹知识,在清华大学学习三年,距离清华极近的颐和园和圆明园,童父一步未曾踏迹。此次对武汉对抗疫情,父母对女儿要求极低,只要她每天回家,用家里的座机给父母打个电话即可。母亲说:“你性子偏快,注意保护自己,口罩啊,手套啊,慢一点戴,尽最大的细心保护自己。”

  童巧霞也想在医院附近租个房,这样不用家里医院两头跑,但是先生患病在家,父母又要求她用家里的电话汇报平安,只能如此。不过,童巧霞仍然觉得全封闭是对抗疫情的最佳举措,因为在2003年,她参加非典战役时全封闭效果最好,她还记得,医院为了调剂医生和护士的精神压力,把乒乓球台都搬进了隔离区;她也记得,参加非典的医护人员的孩子,中考高考可以加分。童巧霞的孩子在美国常春藤大学就读,无需享受这个政策。她说:“全世界的父母都爱孩子,中国人这一特点更突出,我们对抗疫情的医护人员,既是为自己战斗,也是为了千千万万个孩子。”

  医护这个职业,它不同于其它的职业,是人民的保护神。她说:“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使用及轻病人的集中观察及救治会对武汉的抗疫起到扭转局面的作用。说到此时,童巧霞笑了,她感受到愉悦?她说:“是的,雅安地震,我们工作快结束时,协和医院的同事们聚在一起,那一刻,我很快乐,感觉自己和爸爸一样,为国家做了点事情。”

 

  后话:截至发稿时,经童巧霞手已经治愈了很多病人,用她的话说,“每天都有”,但由于她太忙,“没时间统计”,而且,她上下班都要走专门通道,病房里面也不允许拍照,所以到现在,她也没有一张和治愈的病人合影的照片。

 

(来源:湖北致公  编辑:付雪)

 

 

 

 

 

 

分享到:
友情链接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439号| 鄂ICP备15003674号| 报警中心: 010-57174890| 办公室电话及传真:85581798

版权所有:中国致公党武汉市委员会版权所有|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武汉民主党派大楼| 技术支持:JL-TECH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