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徐旭东提出,武汉具备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所有条件,建议支持武汉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徐旭东
武汉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主要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处于承东启西的枢纽地位,中欧班列辐射亚欧大陆40个国家,阳逻国际港直抵东南亚,天河—花湖客货运双机场联动发展,是中部地区唯一兼备水港、陆港、空港三大对外开放港口资源的省会城市。
徐旭东认为,补齐中部地区开放短板,武汉具有独特的枢纽优势。“将武汉打造为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能够起到引领中部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作用,有效引领内陆地区深度参与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区域协作、内外衔接的区域开放布局。”
“中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可能走沿海地区‘两头在外’的老路,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在国内市场和国内循环中的独特优势来吸引全球要素集聚。”徐旭东谈到,面对内陆城市不沿边不靠海的客观条件,武汉可以探索以创新开放为主的对外开放新路径。
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科教基地,武汉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科教资源,这为吸引全球优质要素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具备输出终端产品的创造力,能够探索走出一条以创新开放为主的对外开放新路径。
“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中游的核心城市,在整个长江经济带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他介绍,《“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正在积极推进之中,各沿线省份正在生态环保、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综合交通、区域协调、对外开放、长江文化等7个方面实施一系列重大任务。其中,武汉在一体推进“四水一岸”保护修复、建设高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及构筑高水平开放新高地等方面都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因此,他建议支持武汉建设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探索内陆地区在外资招引、对外贸易、金融合作、创新开放、制度开放等方面新路径。同时,建议支持武汉依托光谷建设开放创新试验区,开展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动试点,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集聚全球创新资源,促进国际创新成果转化。此外,他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支持武汉建设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数字贸易示范区,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
文稿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特派记者汪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