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 …… 在"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背景下,围绕长江发展与保护的新路径越发明晰:协同共生、互促共进。5 月 22 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连日来,"长江大保护"也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就此,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联合上海澎湃新闻、楚天都市报、上游新闻 • 重庆晨报两省两市四家媒体,推出"四地联动 · 代表委员‘护长江’"专题访谈,邀请四地代表委员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及如何开启长江经济带更高质量的发展等,建言献策。
徐旭东:通过立法和规划修复长江生态
徐旭东委员最关注的是,长江流域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修复的进程。他表示,由于历史上一些无节制的开发,长江的物种多样性受到过严重的破坏。鱼类的大量减少,使得食物链顶端的江豚、白鳍豚等珍稀水生生物处于濒危、极度濒危状态。其中白鳍豚已经消失多年,江豚也只有 1000 多头。
"水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到当初的状态。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态修复刻不容缓。"徐旭东委员说,在"长江大保护"战略下,长江的生态得以修复。水生所专家曹文宣等倡导的长江流域"十年禁渔",今年也成为国家行动。他表示,中科院水生所一直在积极研究珍稀水生生物的种群恢复和迁地保护。在石首的天鹅洲长江故道,江豚的数量已经达到 80 多头。"明年开始的全流域禁捕,将为鱼类种群的回增提供宝贵的休养期。"
徐旭东委员建议,实现长江生态修复,首先需要进行生态立法,上下游协调行动,建立生态补偿、协同治污等一系列机制。其次在进行沿江开发时,还应将生态规划也列入前期规划中,确保不因开发破坏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来源:楚天都市报;编辑:付雪)
原文链接:湖北致公 2020年5月25日